春兴七首

· 刘基
深春积雨感年芳,暮馆轻寒透客裳。 翠柳条柔先改色,紫兰花冷不飘香。 山中虎豹人烟少,海上楼台蜃气长。 燕子新来畏沾湿,一双相对立空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积雨:连绵不断的雨。
  • 感年芳: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
  • 暮馆:傍晚的馆舍。
  • 轻寒:轻微的寒意。
  • 透客裳:透过客人的衣裳。
  • 翠柳:嫩绿的柳树。
  • 条柔:枝条柔软。
  • 改色:改变颜色。
  • 紫兰:紫色的兰花。
  • 蜃气:海市蜃楼,指海上因光线折射而产生的幻象。
  • 燕子:一种候鸟,春天飞回北方。
  • 沾湿:被雨水打湿。
  • 空梁:空荡荡的屋梁。

翻译

在深春时节,连绵的雨水让我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逝去。傍晚的馆舍里,轻微的寒意透过我的衣裳。嫩绿的柳树枝条柔软,颜色已开始改变,紫色的兰花虽冷,却不再散发香气。山中因虎豹出没,人烟稀少;海上的楼台,因蜃气而显得更加悠长。新来的燕子害怕被雨水打湿,一双双相对立在空荡荡的屋梁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春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诗中,“翠柳条柔先改色,紫兰花冷不飘香”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又透露出时光的无情。后两句“山中虎豹人烟少,海上楼台蜃气长”则通过对比山中的荒凉与海上的幻象,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深沉感慨。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