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废圃残菊

· 刘基
旧菊将芜尚有根,高秋相顾耿无言。 芳心不共青莎死,生态犹欺白露繁。 要待灵均餐落蕊,从教元亮耻空尊。 何人解识凄凉意,分付寒螀仔细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哀悼,怀念。
  • 废圃:荒废的园地。
  • 残菊:凋零的菊花。
  • :荒芜。
  • 高秋:深秋。
  • 相顾:相互对视。
  • 耿无言:默默无语。
  • 芳心:花的心意。
  • 青莎:青草。
  • 生态:生命的状态。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灵均:指屈原,古代楚国诗人,字灵均。
  • 餐落蕊:吃掉凋落的花瓣。
  • 元亮:指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
  • 耻空尊:羞于空杯,意指不愿无所作为。
  • 寒螀:秋天的蝉。

翻译

哀悼那荒废园中凋零的菊花, 旧时的菊花虽已荒芜,仍有根在, 深秋时节,我们默默对视,无言以对。 它的芳心并未随青草一同死去, 生命的姿态依旧傲立,不畏白露的繁多。 它等待着屈原来品尝那凋落的花瓣, 让陶渊明羞于空杯,不愿无所作为。 有谁能理解这凄凉的意境呢? 只能托付给秋天的蝉,让它细细诉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废圃中残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哀悼之情。诗中,“旧菊将芜尚有根”一句,既展现了菊花的顽强生命力,又暗含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后文通过“芳心不共青莎死”等句,进一步以菊花的坚韧来象征诗人不屈的精神。结尾处,诗人借寒螀之口,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凄凉与无奈,展现了深沉的哀思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