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邯郸有才人,艳色如朝霞。嫁作厮养妇,云鬓埋泥沙。
忆昔赵王全盛日,夜夜绮筵张宝瑟。中山美酒盈羽觞,一笑黄金满千镒。
繁华过眼如转蓬,故宫禾黍秋芃芃。明珠白璧走函谷,坠簪遗珥空悲风。
人生最苦是衰老,白首无归向谁道。荜门夜永月光寒,卧听驽骀龁枯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邯郸(hán dān):古代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 才人:有才华的人,这里指美女。
- 厮养:指低贱的仆役。
- 绮筵:华丽的宴席。
- 宝瑟:珍贵的瑟,一种古代乐器。
- 羽觞:古代一种酒器,形似鸟羽。
- 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等于二十四两。
- 转蓬:随风转动的蓬草,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
- 故宫:指赵王的宫殿。
- 禾黍:泛指庄稼。
- 芃芃(péng péng):形容植物茂盛。
- 函谷: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南省。
- 珥(ěr):耳饰。
- 荜门: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门,指简陋的住所。
- 驽骀(nú tái):劣马,比喻平庸无能。
- 龁(hé):咬。
翻译
邯郸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的美貌如同朝霞一般绚烂。她被迫嫁给了一个低贱的仆役,她的美丽被埋没在泥沙之中。
回忆起赵王全盛时期,每晚都有华丽的宴席,宝瑟声声。中山的美酒装满了羽觞,一笑之间,黄金便满千镒。
繁华景象转瞬即逝,如同随风转动的蓬草。赵王的宫殿如今已是一片荒芜,庄稼茂盛,却无人问津。珍贵的珠宝和白璧被运往函谷关,遗失的簪子和耳饰只能引起空洞的悲风。
人生最痛苦的是衰老,白发苍苍却无处可归,向谁诉说。简陋的门前,月光寒冷,躺在那里听着劣马咬着枯草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邯郸才人的昔日辉煌与今日的凄凉,深刻描绘了人生无常和繁华易逝的主题。诗中,“艳色如朝霞”的才人与“云鬓埋泥沙”的厮养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才人命运的悲惨转折。后文通过对赵王宫殿的繁华与衰败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常感。结尾处的“荜门夜永月光寒”和“卧听驽骀龁枯草”则以凄凉的景象,抒发了对人生衰老和无归的深切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