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一首赠袁尚志

· 刘基
有鸟有鸟,薄言激之。 君子至止,何以乐之。 有酒湑湑,亦盈于觞。 明月照帷,清风满堂。 我酒既旨,我仪有秩。 言念君子,温如其日。 有鸟有鸟,载好其音。 君子之洽,如瑟如琴。 有棐有翼,有劝有饬。 古训是式,大猷是九。 有栗者璧,瑕则磨之。 有紑者丝,色以讹之。 如彼织纴,君子维经。 如彼锋刃,君子为硎。 无为夸毗,无为戚施。 伊我之偾,亦子之痍。 此令朋友,交相为助。 匪中式孚,俾好作恶。 有酒在觞,有琴在堂。 酌言鼓之,心焉孔臧。 有鸟有鸟,载翾载飞。 岂弟君子,式昭令仪。 业不厌脩,学不厌多。 既酌以酒,复相以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薄言:轻轻地说话。
  • 激之:激发,激励。
  • 湑湑:清澈的样子。
  • :古代的一种酒器。
  • :帐幕。
  • :美味。
  • :有序,规矩。
  • 载好其音:发出悦耳的声音。
  • :和谐。
  • :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 :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 :辅助。
  • :辅助。
  • :整顿,整理。
  • :榜样,模范。
  • :计划,策略。
  • :整理,整顿。
  • :改变。
  • :织布。
  • 锋刃:刀剑的刃。
  • :磨刀石。
  • 夸毗:自夸,自大。
  • 戚施:忧愁,烦恼。
  • :失败,挫折。
  • :创伤,伤害。
  • 中式:中庸之道。
  • :信任。
  • 孔臧:非常美好。
  • :飞翔。
  • 岂弟:和乐,愉快。
  • 式昭:明显,显著。
  • 令仪:美好的仪态。
  • 厌脩:不厌倦。
  • 厌多:不满足。

翻译

有一只鸟,它轻轻地鸣叫,激励着人们。君子来到这里,我们如何让他快乐呢?有清澈的美酒,也装满了酒杯。明亮的月光照在帐幕上,清新的风充满整个房间。我们的酒既美味,我们的仪态也有规矩。想念那位君子,他温柔如阳光。

那只鸟,它发出悦耳的声音。君子的和谐,如同瑟琴的和鸣。有辅助,有整顿,古训是我们的榜样,伟大的策略是我们追求的。有瑕疵的玉璧,我们会磨去瑕疵。有整理过的丝线,颜色会因此改变。就像织布,君子是经线。就像刀剑的刃,君子是磨刀石。

不要自夸,不要忧愁。我失败了,也是你的伤害。这是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的道理。不是中庸之道,不是信任,而是把好事变成坏事。有酒在杯中,有琴在堂上。斟酒并弹琴,心中感到非常美好。

那只鸟,它在飞翔。和乐的君子,展现出美好的仪态。不厌倦学习,不满足于已知。既饮酒,又唱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鸟的鸣叫和飞翔,比喻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诗中强调了君子的和谐、有序、勤奋和不断学习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道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鸟的描绘,展现了君子的美好形象和崇高追求。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