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 刘基
喓喓草虫,剽剽其股。 岁莫如何,尔独良苦。 瞻望日月,绵绵我愁。 如彼逝矢,一往不留。 嗟尔小子,时不再得。 匪缗曷鱼,不艺胡稷。 萧萧草虫,烈烈其音。 岁莫何为,秖觉我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喓喓(yāo yāo):形容虫鸣声。
  • 剽剽(piāo piāo):形容虫子跳跃的样子。
  • 岁莫(suì mò):即岁末,年底。
  • 绵绵(mián mián):连续不断的样子。
  • 逝矢(shì shǐ):飞逝的箭,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 匪缗曷鱼(fěi mín hé yú):不钓鱼何以得鱼,比喻不劳无获。
  • 不艺胡稷(bù yì hú jì):不种植何以得谷物,同样比喻不劳无获。
  • 秖觉我心(zhǐ jué wǒ xīn):只感到我的心。

翻译

草丛中的虫儿鸣叫着,它们跳跃着,显得那么活泼。到了年底,你们为何如此辛苦?我仰望日月,心中的忧愁连绵不断。就像那飞逝的箭,一去不复返。唉,年轻的人们,时光不再来。不钓鱼怎能得到鱼,不种植怎能收获谷物。草丛中的虫儿发出烈烈的声音,到了年底,我心中所感,只有无尽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草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喓喓草虫,剽剽其股”生动描绘了草虫的活跃,而“岁莫如何,尔独良苦”则转而表达了对草虫辛苦的同情,进而引出对人生艰辛的感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比喻和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以及努力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