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 刘基
凉夜悠悠,华灯有辉。 凄风动林,明月在帷。 山川迢迢,游子无衣。 瞻彼原隰,零露溰溰。 靡草不凋,无木不稀。 不睹逝波,焉知昨非。 亭亭南山,有蕨有薇。 黄华晚荣,紫芝秋肥。 岁云莫矣,胡宁不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溰溰 (ái ái):形容露水浓重。
  • 靡草:指细弱的草。
  • 逝波:比喻流逝的时光。
  • 胡宁:为何,何以。

翻译

秋夜凉爽而悠长,华灯初上,光辉闪烁。 凄凉的风吹动着树林,明亮的月光洒在帷幕上。 山川遥远,游子没有御寒的衣裳。 仰望那平原和低地,露水浓重。 细弱的草木无不凋零,没有一棵树不显稀疏。 不看到流逝的水波,怎能知道昨日的错误。 高高的南山之上,有蕨菜和薇菜。 黄色的花朵在晚秋盛开,紫色的灵芝在秋天肥美。 岁月即将结束,为何还不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景象,通过“凉夜”、“凄风”、“明月”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思乡的氛围。诗中“山川迢迢,游子无衣”表达了游子的漂泊与无助,而“岁云莫矣,胡宁不归”则强烈抒发了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归宿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