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贾性之赋松石
老松不搆厦,潜迹归后土。
千年化为石,诡怪惊地府。
酆都壮轮奂,剪截就梁柱。
嶙峋锯凿馀,弃置人得取。
居家赤玻黎,光采夺胡煦。
嶒崚铁心坚,璀璨霞色古。
何当呼吴罡,匠以脩月斧。
持献女娲皇,天鏬或可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搆厦(gòu shà):建造房屋。
- 诡怪:奇异怪诞。
- 酆都(fēng dū):神话中的地名,指阴间。
- 轮奂:形容建筑宏伟壮丽。
-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 锯凿:用锯子和凿子加工。
- 玻黎(bō lí):玻璃。
- 胡煦(hú xù):阳光。
- 嶒崚(céng líng):高耸突兀的样子。
- 璀璨(cuǐ càn):形容光彩夺目。
- 吴罡(wú gāng):传说中的工匠。
- 脩月斧(xiū yuè fǔ):传说中用来修整月亮的斧头。
- 女娲皇(nǚ wā huáng):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中曾补天。
- 天鏬(tiān xià):天上的裂缝,指天缺。
翻译
老松树不用于建造房屋,而是隐匿其踪迹归于大地。 经过千年,它化作石头,奇异怪诞,震惊了地府。 酆都的建筑宏伟壮丽,用锯子和凿子将其剪裁成梁柱。 嶙峋的石块上留有锯凿的痕迹,被弃置在一旁,人们可以随意取用。 家中的红色玻璃,光彩夺目,胜过了阳光。 高耸突兀的铁心坚硬,色彩璀璨如霞,古色古香。 我多么希望能召唤吴罡,用他修整月亮的斧头来加工这块石头。 然后将其献给女娲皇,或许可以用来补天上的裂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老松树化为奇石的神奇过程,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观察和丰富想象。诗中,“老松不搆厦,潜迹归后土”表达了松树的谦逊与归隐,而“千年化为石,诡怪惊地府”则突显了时间的魔力和自然界的神秘。后文通过对石头的精细描绘,如“嶒崚铁心坚,璀璨霞色古”,展现了其坚硬与美丽,并寄托了作者希望这块石头能被用于补天的宏伟愿望,体现了对自然与神话的融合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