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述事十首
虞刑论小故,夏誓殄渠魁。
好生虽大德,纵恶非圣裁。
官吏逞贪婪,树怨结祸胎。
法当究其源,剪锄去根荄。
蒙茏曲全宥,驾患于后来。
滥觞不堙塞,滔天谷陵颓。
总戎用高官,沐猴戴母頧。
玉帐饫酒肉,士卒食菜薹。
未战巳离心,望风遂崩摧。
招安乃倡议,和者声如雷。
天高豹关远,日月照不该。
俱曰贼有神,讨之则蒙灾。
大臣恐及己,相视若衔枚。
阿谀就姑息,华绂被死灰。
奸宄争效尤,无风自扬埃。
啸聚逞强力,谓是爵禄媒。
黎民亦何辜,骨肉散草莱。
倾家事守禦,反以结嫌猜。
恸哭浮云黑,悲风为徘徊。
赤子母不怜,不如绝其胚。
养枭逐凤凰,此事天所哀。
胡为尚靡定,颠倒陛与颏。
春秋戒肆眚,念此良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刑:虞舜的刑法。
- 殄(tiǎn):消灭。
- 渠魁:首领。
- 好生:爱好生命,指仁慈。
- 圣裁:圣人的裁决。
- 滥觞:原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 堙塞(yīn sè):堵塞。
- 总戎:统帅军队。
- 沐猴:猕猴,比喻虚有其表、窃居高位的人。
- 母頧(mǔ tuǐ):古代妇女的头饰。
- 玉帐:主帅所居的帐幕,借指主帅。
- 饫(yù):饱食。
- 菜薹(tái):蔬菜的花茎。
- 崩摧:崩溃。
- 招安:招抚,使归顺。
- 豹关:指边远之地。
- 衔枚: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比喻沉默不语。
- 奸宄(guǐ):犯法作乱的人。
- 啸聚:互相招呼着聚集起来。
- 爵禄:爵位和俸禄。
- 黎民:百姓。
- 守禦(yù):防守抵御。
- 嫌猜:猜疑。
- 恸哭:极度悲哀地哭泣。
- 赤子:婴儿,比喻百姓。
- 胚:事物的萌芽状态。
- 养枭:养育恶鸟。
- 陛与颏(bì yǔ kē):比喻混乱无序。
- 肆眚(shěng):放纵过失。
翻译
虞舜的刑法只论及小过失,夏朝的誓言要消灭首领。虽然爱好生命是大德,但纵容恶行并非圣人的裁决。官吏贪婪,树敌结怨,埋下祸根。应当追究其根源,剪除其根本。曲意全宥,只会给后来带来灾难。事物的起源如果不被堵塞,最终会导致滔天大祸,山谷陵墓崩塌。高官统帅军队,却像猕猴戴上妇女的头饰,虚有其表。主帅帐中饱食酒肉,而士兵只能吃蔬菜。未战已失人心,望风而逃,崩溃瓦解。招抚的提议一出,附和之声如雷。天高皇帝远,日月无法照耀到。都说贼人有神助,讨伐他们会遭受灾难。大臣害怕牵连自己,沉默不语。阿谀奉承,姑息养奸,华丽的服饰掩盖了死灰。犯法作乱的人争相效仿,无风自起尘埃。聚集起来,自恃强力,以为爵禄唾手可得。百姓何辜,骨肉散落草野。倾家荡产防守抵御,反而招致猜疑。极度悲哀的哭泣,使浮云都变黑,悲风为之徘徊。婴儿尚且不怜,不如断绝其萌芽。养育恶鸟驱逐凤凰,这是天所哀怜的。为何还是不定,混乱无序。春秋时期戒备放纵过失,想到这些真是悠长。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混乱,通过对比虞舜和夏朝的刑法,揭示了纵容恶行的危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沐猴戴母頧”、“养枭逐凤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不公与混乱。同时,通过对官吏贪婪、军队腐败、百姓苦难的描写,表达了对正义和秩序的渴望,以及对无辜百姓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