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鹊:即喜鹊。
- 颠:顶部。
- 嬛:通“翾”,飞翔的样子。
- 本根:指树木的根部。
- 悁悁:忧愁的样子。
翻译
阴暗的山崖上有一棵高大的树,喜鹊在树顶筑巢。早晨它们吃树叶上的露水,傍晚则吃叶下的蝉。随着巢穴的建成,许多小鹊孵化出来,它们飞翔的样子是多么的轻盈。只希望树木的根部稳固,这样在风雨中它们就能安心睡眠。但为何树木会凋零,而喜鹊们却不感到忧愁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喜鹊在树上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诗中,“阴崖有乔树,乾鹊巢其颠”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而“朝食叶上露,暮食叶下蝉”则进一步以喜鹊的日常活动来体现这种和谐。后两句“但愿本根固,风雨得安眠”寄托了作者对稳定和安宁生活的深切愿望。最后一句“如何就摇落,而不抱悁悁”则带有哲理意味,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无常的忧虑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的期待。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
- 《 听蛙 》 —— [ 明 ] 刘基
- 《 欣怀亭二首为脱因宗道赋 其二 》 —— [ 明 ] 刘基
- 《 有感 》 —— [ 明 ] 刘基
- 《 题柯敬仲墨竹 》 —— [ 明 ] 刘基
- 《 从军诗五首送高则诚南征 》 —— [ 明 ] 刘基
- 《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 其一 》 —— [ 明 ] 刘基
- 《 忆王孙 · 十二首集句 》 —— [ 明 ] 刘基
- 《 忆王孙 · 十二首集句 》 —— [ 明 ] 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