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 刘基
凉风西来天气清,云飞水落山峥嵘。 发肤剥削棱骨生,鲜芳烟悒成枯茎。 百虫哀号百窍鸣,凡有形色皆不平。 成之孔艰坏厥轻,羁人含愁起夜行。 列星满天河汉横,繁思攒心剧五兵。 天高何由达其情,归来托梦通精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山势高峻。
  • 烟悒(yān yì):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 枯茎:干枯的植物茎。
  • 百窍:指人体或物体的各种孔洞。
  • 孔艰:非常艰难。
  • 厥轻:其轻,指事物的脆弱。
  • 羁人:旅人,指在外漂泊的人。
  • 攒心:聚集在心中。
  • 五兵:古代五种兵器,这里比喻心中的痛苦和纷乱。
  • 精诚:真诚的心意。

翻译

西风吹来,天气清爽,云朵飘散,水流清晰,山势高峻。 肌肤感觉凉爽,骨骼似乎更加明显,新鲜的芬芳被烟雾缭绕所取代,变成了干枯的植物茎。 各种昆虫哀鸣,各种孔洞发出声响,所有有形的颜色都显得不平静。 形成这一切非常艰难,而破坏它们却很容易,旅人带着忧愁在夜晚起身行走。 满天的星星和横跨的银河,心中的思绪聚集,痛苦如五种兵器般剧烈。 天空高远,如何能传达我的情感,归来后只能在梦中寄托我的真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难的深刻感受。诗中“凉风西来”、“云飞水落”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发肤剥削”、“鲜芳烟悒”等身体感受的对比,突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后文通过“百虫哀号”、“百窍鸣”等意象,进一步以自然界的哀鸣来象征内心的痛苦。结尾处的“天高何由达其情”则抒发了诗人无法传达内心情感的无奈,而“归来托梦通精诚”则寄托了诗人对真诚情感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