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得水字
草根蝼蝈鸣,湖上蒹葭靡。
繁林袅深绿,清池散圆紫。
离居昧节序,陶情赖佳士。
泛舟出郊甸,缓涉信所履。
壶觞展倡酬,及此晴日美。
啸歌望山川,慷慨集悲喜。
豺狼未鼎镬,郊野尚多垒。
铁衣挂儒冠,好爵建麻屣。
吾侪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无思身外忧,适意聊复尔。
归云入禹穴,返照射宛委。
鸟蹄树有风,帆过烟生水。
兴尽各言还,月明城角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蝼蝈(lóu guō):一种昆虫,即蝼蛄。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袅(niǎo):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
- 圆紫:指水面上漂浮的紫色花朵或植物。
- 离居:离开居住的地方。
- 昧节序:不明确时节的顺序。
- 陶情:陶冶情操。
- 倡酬:相互酬答,指诗文往来。
- 豺狼:比喻凶恶的人或势力。
- 鼎镬(dǐng huò):古代的烹饪器具,这里比喻被消灭。
- 铁衣:铠甲。
-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读书人。
- 好爵:高官厚禄。
- 建麻屣(jiàn má xǐ):指穿着简朴的鞋子,比喻生活简朴。
- 吾侪(wú chái):我们这些人。
- 味苦:比喻经历艰难。
- 适意:舒适自在。
- 禹穴:传说中禹的墓穴,这里指山洞。
- 宛委:曲折婉转。
翻译
草根下蝼蛄鸣叫,湖上的芦苇随风摇摆。繁茂的树林中深绿色枝叶轻摆,清澈的池塘上漂浮着紫色的花朵。离开居住的地方,不明确时节的顺序,陶冶情操依赖于与佳士的交往。泛舟出游到郊外,缓步行走于所到之处。展开壶觞相互酬答,趁着这晴朗美好的日子。长啸歌唱,眺望山川,心情慷慨中夹杂着悲喜。豺狼般的恶势力尚未被消灭,郊野依然多有战乱的痕迹。铁甲挂在儒生的帽子上,高官厚禄与简朴生活并存。我们这些人幸好经历过艰难,得以像路边的苦李一样坚韧。不再思考身外的忧虑,只是舒适自在地生活。归云进入禹穴般的山洞,返照的光线曲折婉转。鸟儿在风中的树上啼叫,帆船驶过,烟雾在水面上升起。兴尽之后各自回家,月光明亮地照在城角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诗人刘基在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诗人通过对时局的隐忧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