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 刘基
秋光好,无柰锦帐香销,绣帏寒早。钩帘人立西风,送书过雁,依然又到。故乡杳,空把泪随江水,梦萦池草。何时赋得归来,倚松对柳,开尊醉倒。衰鬓不堪临镜,镜中愁见,蓬飞丝绕。门外远山青青,长带斜照。 石泉涧月,辜负夜猿啸。伤心处,枫凋露渚,荷枯烟沼,燕去玄蝉老。满天细雨鸣羁鸟,花蔓当檐袅。庭院静,遥闻清砧声捣。拥衾背壁,一灯红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梦萦:梦魂萦绕。
  • 池草:池边的草,此处可能指家乡的景物。
  • 赋得归来:写诗表达归乡的愿望。
  • 蓬飞丝绕:形容头发蓬乱。
  • 石泉:山石间的泉水。
  • 涧月:山涧中的月光。
  • 枫凋露渚:枫叶凋零在露水覆盖的水边。
  • 荷枯烟沼:荷花枯萎在烟雾缭绕的沼泽中。
  • 玄蝉:即秋蝉,因其鸣声凄凉,常用来象征秋意或哀愁。
  • 羁鸟:被束缚的鸟,比喻自己。
  • 清砧声捣:捣衣声,砧(zhēn)是捣衣石。

翻译

秋天的景色美好,却无奈香销锦帐,绣帏中寒意早至。我站在西风中,拉开窗帘,送信的过雁依旧飞来。故乡遥远,只能让泪水随江水流去,梦魂萦绕在家乡的池草间。何时才能写诗表达归乡的愿望,倚靠松树,对着柳树,开怀畅饮,醉倒其中。

我的鬓发已衰,不敢面对镜子,镜中的自己愁容满面,头发蓬乱。门外的远山依旧青翠,长长地映着斜阳。山石间的泉水和月光,我却无心欣赏夜猿的啸声。伤心之处,枫叶凋零在露水覆盖的水边,荷花枯萎在烟雾缭绕的沼泽中,燕子已去,秋蝉也老。满天细雨中,被束缚的鸟儿悲鸣,花蔓轻轻摇曳在檐下。庭院静谧,远处传来清脆的捣衣声。我拥着被子背对墙壁,一盏红灯微弱地亮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景色与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诗中,“秋光好”与“香销绣帏寒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泪随江水”、“梦萦池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后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如“枫凋露渚”、“荷枯烟沼”,进一步以秋天的萧瑟来映衬诗人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