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六首

· 刘基
溽暑百体倦,晓凉正堪眠。 飞蚊何营营,绕鬓鸣相煎。 拍之不胜多,挥去还复前。 世乱有骨肉,逃生幸完全。 细微何足较,此意谁当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溽暑:潮湿闷热的夏天。
  • 百体:全身。
  • 营营:形容飞虫的鸣声或忙碌的样子。
  • 不胜:无法承受或制止。
  • 细微:微小的事物。

翻译

潮湿闷热的夏日让人全身疲倦,清晨的凉意正是好眠的时候。然而,那些飞蚊却忙碌地嗡嗡作响,围绕着我的脸庞不断骚扰。我试图拍打它们,但数量太多,赶走了又回来。在乱世中,能够保全骨肉亲人,已经算是幸运。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又何须计较,这种心境又有谁能理解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象,通过蚊虫的骚扰来反映诗人内心的烦躁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溽暑”与“晓凉”形成对比,突出了夏夜的闷热与清晨的舒适,而“飞蚊”的描写则生动地表现了夏夜的烦恼。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乱世中人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细微事物的超然态度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