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朱伯言自云门之天衣途中作

· 刘基
即看梅蕊发江南,渐见柔乘可浴蚕。 日铸雨馀峰似髻,云门烟合树和蓝。 青猿不避游人过,碧涧能消宿酒酣。 况有山僧颇解事,何妨聊驻使君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朱伯言:人名,诗人的朋友。
  • 云门: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 天衣: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 柔乘:指桑叶,因桑叶柔软适合养蚕。
  • 日铸: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 :古代妇女的发髻。
  • 云门烟合:云门山的烟雾缭绕。
  • :这里指蓝色的烟雾。
  • 青猿:青色的猿猴。
  • 碧涧:清澈的山涧。
  • 宿酒酣:指前一晚饮酒后的醉意。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解事:懂事,有见识。
  • 使君骖:使君的马车,使君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翻译

看着梅花在江南绽放,渐渐发现柔软的桑叶适合养蚕。 日铸山雨后的山峰像女子的发髻,云门山的烟雾缭绕,树木被蓝色的烟雾笼罩。 青色的猿猴不怕游人经过,清澈的山涧能消除前一晚饮酒后的醉意。 何况山中的僧人颇有见识,何不暂驻使君的马车,稍作停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南春日的景色,通过梅蕊、桑叶、山峰、烟雾等自然元素,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日铸雨馀峰似髻”一句,以女子发髻比喻山峰,形象生动。后句写猿猴不避人,山涧消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结尾提到山僧,增添了一抹人文气息,使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