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

· 刘基
暖日蒸红,浓烟烘黛,又过一年春半。鸾啼镜掩,桂老蟾孤,芳草为谁如剪。何处燕子飞来,入幕穿帘,似曾相见。问前朝王谢,风流安在,雪消冰泮。 还记得、翠幄笼花,琼阑搭柳,鸣佩响和清管。圆光易缺,急景难追,回首梦迷天远,绿□青蘋是他、玉树亭台,金莲宫苑。且高歌对酒,趁取韶华未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暖日蒸红:温暖的阳光照耀下,万物呈现出红润的色彩。
  • 浓烟烘黛:浓密的烟雾使得远处的山峦显得更加深邃。
  • 鸾啼镜掩:鸾鸟的啼叫声,镜子被遮掩,形容景象的凄美。
  • 桂老蟾孤:桂树老去,月亮孤独,寓意时光流逝,孤独凄凉。
  • 芳草为谁如剪:芳草被修剪得整齐,但无人欣赏。
  • 前朝王谢:指前朝的贵族王谢家族,这里代指过去的繁华。
  • 雪消冰泮:雪融化,冰解冻,形容春天的到来。
  • 翠幄笼花:翠绿的帐幕下,花朵盛开。
  • 琼阑搭柳:精美的栏杆旁,柳树依依。
  • 鸣佩响和清管:佩玉和清脆的管乐声交织,形容音乐的美妙。
  • 圆光易缺:圆月容易缺损,比喻美好的事物难以持久。
  • 急景难追:美好的时光难以追回。
  • 绿□青蘋:此处缺字,但推测是指绿色的水草。
  • 玉树亭台:形容建筑的华丽。
  • 金莲宫苑:金色的莲花装饰的宫殿,形容宫廷的富丽。

翻译

温暖的阳光照耀下,万物呈现出红润的色彩,浓密的烟雾使得远处的山峦显得更加深邃,又是一年春半。鸾鸟的啼叫声中,镜子被遮掩,桂树老去,月亮孤独,芳草被修剪得整齐,但无人欣赏。不知何处飞来的燕子,入幕穿帘,似乎曾经见过。询问前朝的王谢家族,他们的风流韵事如今何在?雪已经融化,冰也已经解冻。

还记得,翠绿的帐幕下,花朵盛开,精美的栏杆旁,柳树依依,佩玉和清脆的管乐声交织,音乐美妙。圆月容易缺损,美好的时光难以追回,回首往事,梦境已远。绿色的水草,玉树亭台,金色的莲花装饰的宫殿,这些都是过去的繁华景象。现在,让我们高歌对酒,趁着青春年华还未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暖日蒸红”、“浓烟烘黛”等,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通过“鸾啼镜掩”、“桂老蟾孤”等凄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哀愁。最后,诗人以“且高歌对酒,趁取韶华未晚”作结,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