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小饮十韵

寂寂苍虚阔,明明皓魄来。 清风下黄叶,白露湿青苔。 听竹幽怀静,扫花逸兴开。 霜前惊雁度,岁暮感蛩哀。 桐影侵瑶席,钟声度玉台。 赏心仍独坐,对影暂相陪。 把酒吞星冷,浮生怯电催。 高歌谢尘虑,清咏愧非才。 老矣休林际,潇然醉海隈。 百年寡知已,蚌守竟凡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皓魄(hào pò):明亮的月光。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qióng):蟋蟀。
  • 瑶席:华美的席子。
  • 玉台:指高雅的场所或楼台。
  • 浮生:虚幻的人生。
  • 怯电:害怕时光如电般迅速流逝。
  • 尘虑:世俗的忧虑。
  • 蚌守:比喻坚守本分,不问世事。
  • 凡埃:尘世的纷扰。

翻译

寂静的苍穹广阔无垠,明亮的月光缓缓升起。 清风吹落了黄叶,白露沾湿了青苔。 聆听竹林中的幽静,扫去花朵上的逸兴。 霜降前惊飞的雁群,岁末感怀蟋蟀的哀鸣。 桐树的影子覆盖着华美的席子,钟声穿过玉台。 独自坐着欣赏这美景,对着影子暂时相伴。 举杯饮酒,星光显得冷清,虚幻的人生害怕时光的迅速流逝。 高声歌唱,告别世俗的忧虑,清雅的吟咏自愧才疏学浅。 老了,在林边休息,独自醉倒在海边。 百年难得一知己,像蚌守着自己的珍珠,终究只是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皓魄”、“黄叶”、“青苔”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的情感内敛而深沉,通过“对影独坐”、“把酒吞星”等动作,展现了一种孤独而超然的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