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歌

· 刘彻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柏冬日。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隤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瓠(hù)子:古堤名,旧址在今河南濮阳市南。
  • 殚(dān):尽。
  • 钜(jù)野:古湖泽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
  • 沛(pèi):盛大,旺盛。
  • 啮(niè)桑:古邑名。
  • 湲(yuán):水流声。
  • 搴(qiān):拔取。
  • 筊(jiǎo):竹索。
  • 隤(tuí):倒下,崩溃。

翻译

瓠子堤决口了啊该怎么办。大水浩浩荡荡啊忧患无尽而成了河流。水成河流啊大地不能安宁。治水之功无休止啊我们的山都被挖平。 山被挖平啊钜野湖泽水满外溢。鱼儿不乐啊像冬天的柏树般苦闷。正确的水道被废弃啊离开了正常的河流。蛟龙肆意啊放纵远游。 回归旧有的河道啊神灵气势盛大。不举行封禅啊怎么知道外面的情况。皇上对黄河神说啊为何这样不仁慈。泛滥不停啊让我们百姓愁苦。 啮桑被水淹没啊淮水泗水都满了。长久不退回啊水的纲纪松弛。河水浩浩荡荡啊激流潺潺。向北渡过回旋啊急流难以通过。 拔取长竹索啊投放美玉。黄河神答应啊柴草却供应不上。柴草供应不上啊是卫地人的罪过。卫地烧得很萧条啊哎呀靠什么来抵御洪水。 倒下树林竹子啊用石头堆积来堵水。宣防堤修成啊万福到来。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瓠子决堤后洪水泛滥的景象以及治理水患的艰难过程。诗中以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水患的忧虑和对治理的决心。通过对山川、河流、鱼类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灾害的破坏力。同时,也反映了汉武帝在面对水患时的复杂心情和积极采取措施的行动。整体语言质朴而有力,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刘彻

刘彻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路、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等举措亦影响深远。 ► 14篇诗文

刘彻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