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道观

· 薛蕙
隔竹窥丹洞,临池坐碧沙。 翠杯寒玉水,石碗净云芽。 展簟来风色,吹笙上月华。 休论河朔饮,讵似醉流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窥(kuī):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 丹洞:道观,因道观多以红色涂饰,故称。
  • 碧沙:绿色的沙。
  • 翠杯:翠绿的杯子。
  • 寒玉水:清冷的泉水,比喻水的清凉。
  • 石碗:用石头制成的碗。
  • 净云芽:纯净的茶叶。云芽,茶叶的一种美称。
  • 展簟(diàn):铺开竹席。簟,竹席。
  • 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据《初学记》卷三引曹丕《典论》记载,汉末袁绍为大将军时,常在河朔(今黄河以北地区)宴饮避暑,“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后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
  • 讵(jù):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
  • 醉流霞:神话传说中一种仙酒,后泛指美酒。

翻译

隔着竹林偷偷观看那红色的道观,临近水池坐在绿色的沙地上。 用翠绿的杯子盛着清凉的泉水,石碗中盛放着纯净的茶叶。 铺开竹席感受那吹来的风,吹奏笙乐,月光洒下。 不要说那河朔的避暑之饮,岂能比得上这如仙酒般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游览道观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首联通过“隔竹窥丹洞,临池坐碧沙”,写出了道观的神秘和周围环境的优美。颔联“翠杯寒玉水,石碗净云芽”,细致地描写了饮用的泉水和茶叶,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生活情趣。颈联“展簟来风色,吹笙上月华”,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惬意感受,风的吹拂和笙乐的悠扬,以及月光的洒下,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尾联“休论河朔饮,讵似醉流霞”,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此刻在道观中的美好体验,胜过了河朔的避暑之饮,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美好的时光的享受和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景物和活动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薛蕙

薛蕙

明凤阳府亳州人,字君采,号西原。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礼”议起,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上于朝,忤旨获罪。又为言官所讦,解任归。其学宗宋周敦颐、二程,證以佛、道之说,学者称西原先生。有《约言》、《西原遗书》、《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