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眠居士:指北宋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
- 痴绝:形容极度痴迷。
- 吴生:指唐代画家吴道子。
- 擅场:指压倒全场,技艺高超。
- 幻出:呈现出虚幻的景象。
- 如来:佛教中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这里指佛祖。
- 金粟影:相传维摩诘居士之前身为金粟如来,其形象在壁画中有所描绘,这里借指佛像。
- 龙树:古印度高僧,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这里借以形容佛寺的庄严。
- 水晶房:形容佛寺的晶莹剔透。
- 衣裳下拂天人石:此句描绘了画中人物的衣裳仿佛轻轻拂过天人石。
- 草木同沾佛国香:画中的草木似乎都沾染了佛国的香气。
- 京洛:指京都洛阳,这里泛指京城。
- 风尘:尘世的纷扰。
- 津梁:渡口和桥梁,比喻引导人们达到彼岸的途径。
翻译
龙眠居士啊,他还真是痴迷至极,并不羡慕吴道子的画艺高超压倒全场。 这幅画中呈现出如来佛祖如金粟般的身影,仿佛将龙树所在的水晶般的佛寺移到了画中。 画中人物的衣裳轻轻拂过天人石,草木好像都沾染上了佛国的芳香。 在京城的尘世纷扰中,对着这幅画空想,又怎能知道参禅的人已对俗世的引导途径感到疲倦呢。
赏析
这首诗是对黄明府所藏海会图的赞美。诗的开头通过将龙眠居士对画作的痴迷,以及不羡慕吴道子的擅场,来突出这幅海会图的独特魅力。接下来,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画中的如来金粟影和龙树水晶房,展现出画中世界的庄严与神秘。“衣裳下拂天人石,草木同沾佛国香”两句,进一步从细节上刻画了画的逼真与传神,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画中所蕴含的佛教氛围。最后两句则从对画的欣赏转向了对禅意的思考,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心灵彼岸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将绘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