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塔

· 萧远
玉笋浮江影欲流,推蓬傍柳繫沧州。 崔嵬分得青天半,睥睨全低绿树头。 细拂苍苔摹古碣,频惊绿蚁狎忘鸥。 倚阑云外长舒啸,天际河山带晚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笋:形容耸立的山峰,这里指塔。(“笋”读音:sǔn)
  • :同“系”,拴,绑。(“繫”读音:jì)
  • 沧州:滨水的地方,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 崔嵬(cuī wéi):形容高峻,高大雄伟的样子。
  • 睥睨(pì nì):指城墙上锯齿形的短墙,也可形容傲慢的样子,这里指从塔上向下看的景象。
  • 古碣(jié):古代的碑刻。
  • 绿蚁:指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 (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翻译

耸立的塔影倒映在江水中,仿佛要流动起来,我推开船篷,将船靠近柳树,停在了这滨水之处。 高塔巍峨,似乎占据了半边青天,从塔上向下看,绿树的树梢都显得低矮了。 仔细地擦拭着长满苍苔的古代碑刻,频频被新酿的美酒所惊,与忘记机心的鸥鸟亲密相处。 倚着栏杆,在云端之外放声长啸,天边的山河在傍晚时分带着淡淡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通天塔的雄伟壮观以及周围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的首联通过“玉笋浮江影欲流”的形象描写,展现了塔影在江中的美妙景象,以及诗人停船靠岸的情景。颔联“崔嵬分得青天半,睥睨全低绿树头”突出了通天塔的高大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颈联“细拂苍苔摹古碣,频惊绿蚁狎忘鸥”则刻画了诗人在塔旁的活动,既有对古代碑刻的关注,也有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尾联“倚阑云外长舒啸,天际河山带晚愁”,诗人在栏杆旁长啸,抒发了心中的情感,同时“天际河山带晚愁”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可能是对时光流逝或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通天塔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萧远

萧远,曲江人。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举人。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六。 ► 2篇诗文

萧远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