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予安还越兼寄梁非馨

王郎昔与梁生居,辽左烽烟谈笑馀。梁生作书遥与我,此中乃有王郎人不如。 自从辽事溃败罪督死,王郎徒步归乡里。我从燕市遇梁生,不语泪下如流水。 王郎高才举于乡,声名鹊起羽翼长。十年而今得一见,典衣奏伎同飞觞。 酒酣相看意复恶,为君起舞还命酌。督师失守有恒罪,是逆非逆果何若。 此事君应解其故,试望胡沙迷海雾。君来仍主督师家,何以报之前途赊。 去逢梁生为问信,岁荒久客安归耶。他人小恩勿烦受,无乃空作祢衡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比喻战争。(烽:fēng)
  • :却,竟然。
  • 溃败:失败,被打垮。(溃:kuì)
  • 罪督死:指承担罪责的督师死去。
  • 徒步:步行。
  • 于乡:在乡试中。
  • 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
  • 羽翼长:比喻有所发展,实力增强。
  • 飞觞:举杯或行觞。
  • 意复恶:心情又变得不好。
  • :饮酒。
  • 恒罪:长久的罪。
  • 胡沙:北方的沙尘。常指代北方的边地。
  • :遥远,长远。

翻译

王郎过去和梁生居住在一起,在辽东战事的烽烟中谈笑余下时光。梁生写信远远地寄给我,信中说在这里面王郎有别人比不上的地方。

自从辽东战事失败,承担罪责的督师死去,王郎徒步回到家乡。我在燕市遇到梁生,没说话眼泪就像流水一样落下。

王郎才华出众,在乡试中中举,名声迅速大振,实力也有所增强。十年后如今才得以一见,典当衣物,安排乐伎,一同举杯畅饮。

酒喝到畅快时,相互看着心情又变得不好,为王郎起身起舞,接着又让人斟酒。督师失守有长久的罪责,这是叛逆还是非叛逆究竟怎么样呢?

这件事您应该了解其中的缘故,试着望向那北方边地弥漫的沙尘和海雾。您来后仍然住在督师家里,拿什么来报答呢?前途是如此遥远。

离开时遇到梁生替我问问消息,年成不好,长久在外的客人怎么回去呢?别人的小恩小惠不要随便接受,不要白白地像祢衡那样击鼓发泄不满。

赏析

这首诗以叙述的方式,描绘了王郎、梁生的经历以及作者与他们的交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事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对王郎的赞扬和对辽东战事失败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在叙述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如“我从燕市遇梁生,不语泪下如流水”,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作者与梁生相遇时的悲痛心情。又如“酒酣相看意复恶,为君起舞还命酌”,生动地描绘了酒席间复杂的情绪。同时,诗中也探讨了一些严肃的问题,如督师失守的罪责以及前途的迷茫,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