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曲

离离翠叶晴,夜夜春蚕声。 小姑腕如雪,博得雄鸠鸣。 提筐语相促,攀枝上茅屋。 日午不得还,鸡啄臼中粟。 灶冷火无烟,乞火隔山前。 宁可误儿饥,不可误蚕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离”读音:lí)
  • 小姑:年轻的女子。
  • 雄鸠:这里指男子。
  • 提筐:提着筐子。
  • (jiù):舂米的器具。

翻译

茂盛的翠绿叶子在晴天下显得生机勃勃,每夜都能听到春蚕吃桑叶的声音。 年轻姑娘的手腕洁白如雪,赢得了情郎的欢心。 提着筐子的人们互相催促着,攀着树枝登上茅屋。 太阳已经升到正中了还不能回去,鸡在啄着臼中的粟米。 灶台冰冷没有烟火,只好到隔山前讨火。 宁可耽误孩子吃饭,也不能耽误蚕儿睡眠。

赏析

这首《采桑曲》生动地描绘了采桑女的生活场景。诗的前两句通过“离离翠叶”和“夜夜春蚕声”,展现了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象。接下来描写小姑的美貌以及她获得的爱情。“提筐语相促,攀枝上茅屋”描绘了采桑女们忙碌的工作情景。“日午不得还,鸡啄臼中粟”则进一步强调了她们的劳作之辛苦。“灶冷火无烟,乞火隔山前”表现出生活的艰辛。最后两句“宁可误儿饥,不可误蚕眠”,体现了采桑女对养蚕事业的重视,反映了她们的勤劳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农村的生活风貌。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