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庆寺马尾松

亭亭垂翠盖,趺坐一僧来。 梁栋非吾事,青黄是木灾。 枝连拂衣石,凉荫译经台。 樗散拚人弃,摩挲愧汝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趺坐(fū zuò):佛教徒盘腿端坐的姿势。
  • 樗散(chū sàn):原指像樗木那样被散置的无用之材。常用来比喻不为世用,投闲置散。

翻译

那棵高大挺拔的马尾松如翠色的车盖般垂落下来,一位僧人以趺坐的姿势来到树下。 成为栋梁并非松树的本意,树木的青黄变化其实是自然的灾害所致。 松树枝条连接着那可以拂去衣衫尘土的石头,清凉的树阴遮蔽着翻译佛经的高台。 我就像无用的樗木般被人抛弃,抚摸着你(马尾松),我为自己不如你而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以洪庆寺的马尾松为主题,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一些感慨。诗的首联描绘了马尾松的高大挺拔和僧人的到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颔联则探讨了松树并非为了成为栋梁而生长,以及树木的自然变化,蕴含着一种对事物本质和自然规律的思考。颈联进一步描写了松树枝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凸显了松树的存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尾联中,诗人以樗散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身境遇的一种无奈和对松树材质之优的钦佩。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洁,借马尾松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一些感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