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浚川先生

· 薛蕙
览公谈玄作,赠公咏玄篇。 寻仙愿未果,怀旧心悠然。 抠衣游郡斋,言诗偏赏激。 束书谒京邸,交臂俄分析。 中岁再见公,置酒浚郊庐。 自此若参辰,形迹缅相疏。 一别二十年,相思定深浅。 独游郭南园,忆公如在眼。 稷契亮天功,巢许好山栖。 同生尧舜世,出处安能齐。 退藏诚自揣,明扬何滥与。 愧非伯齐伦,谬当公叔举。 我年已迟莫,我志但逡巡。 鄙儒信顽鲁,不识要路津。 枳棘遍荒涂,鸱枭竞翔舞。 中有孤凤皇,哀鸣一何苦。 十日出天衢,龙飞欲何为。 不如反深渊,俟彼风雨时。 世俗多崎岖,达人岂凝滞。 公能访松子,予亦从公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浚川先生:指对某人的尊称,具体所指依上下文判定。
  • :这里指深奥、玄妙的道理。
  • 抠(kōu)衣:提起衣服前襟,表示恭敬。
  • 郡斋:郡守的府第。
  • 赏激:赞赏激励。
  • 束书:把书捆起来,指收拾行装。
  • 京邸(dǐ):京城的官邸。
  • 参辰:参星和辰星,此出彼没,永不相见,比喻彼此隔绝。
  • 稷契(jì qì):稷和契的并称,唐虞时代的两位贤臣。
  • :显示,彰显。
  • 天功:天大的功绩。
  • 巢许:巢父和许由的并称,两人都是古代的隐士。
  • 揣(chuǎi):估量,考虑。
  • 明扬:公开宣扬。
  • 伯齐伦:像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两人互相让位,后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是古代的高士。
  • 公叔举:此处可能指错用或不当的举荐。
  • 迟莫:暮年,衰老。
  • 逡(qūn)巡:徘徊不前。
  • 顽鲁:愚钝,笨拙。
  • 枳(zhǐ)棘:多刺的灌木,常用以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
  • 鸱枭(chī xiāo):鸟名,古人认为是恶鸟,常用以比喻恶人。

翻译

我阅读您谈论玄学的著作,于是赠给您歌咏玄学的诗篇。 寻仙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怀念旧时的心情闲适安然。 我恭敬地前往郡守的府第拜访您,谈到诗歌,您对我颇多赞赏激励。 收拾行装到京城官邸,刚刚相遇却又很快分别。 中年时再次见到您,在浚城郊外的房舍设酒款待。 从此之后我们就像参星和辰星一样,难以相见,行踪、踪迹也渐渐疏远。 一别就是二十年,思念之情或深或浅。 独自游览郭南园,想起您时仿佛您就在眼前。 稷和契彰显了天大的功绩,巢父和许由喜好在山中隐居。 我们同生活在尧舜之世,出仕和隐居怎么能够一样呢。 退隐确实是自己的考量,公开宣扬自己又怎么能随便为之呢。 惭愧自己不像伯夷、叔齐那样的高士,错误地接受了不恰当的举荐。 我已经年老,我的志向却还在徘徊不前。 我这个浅陋的儒生确实愚钝笨拙,不认识重要的道路和渡口。 多刺的灌木遍布在荒路上,恶鸟竞相飞翔舞动。 其中有一只孤独的凤凰,悲哀地鸣叫,不知有多痛苦。 凤凰十日之后出现在天空的道路上,龙飞上天想要做什么呢? 不如返回深渊,等待那风雨到来之时。 世俗之路大多崎岖不平,通达的人怎么会停滞不前呢。 您若是能去拜访松子(这里可能指某位隐士),我也愿意跟您一同离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浚川先生的,诗中表达了对浚川先生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志向。诗中先回忆了与浚川先生的交往,如谈论玄学、受到赏识等,然后讲到分别后的思念以及彼此行踪的疏远。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稷契和巢许,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选择的思考,认为出仕和隐居各有其价值。诗人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惭愧和迷茫,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却志向未酬,又身处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如孤独的凤凰般痛苦。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认为通达的人不应被世俗的崎岖所阻碍,最后表示若浚川先生去拜访隐士,自己也愿意一同前往,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古朴,用典恰当,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薛蕙

薛蕙

明凤阳府亳州人,字君采,号西原。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礼”议起,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上于朝,忤旨获罪。又为言官所讦,解任归。其学宗宋周敦颐、二程,證以佛、道之说,学者称西原先生。有《约言》、《西原遗书》、《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