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

万乘威灵远,千秋伏腊思。 古墙阴薜荔,寒雨湿旌旂。 汤沐山河在,光华日月垂。 竖儒逢世难,流恨大风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乘(shèng):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以万乘称天子。
  • 伏腊: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 薜荔(bì lì):植物名,又称木莲。
  • 汤沐:本指沐浴,这里指赏赐的封地。
  • 竖儒:对儒生的鄙称。

翻译

天子的威严和神灵的力量传扬久远,千秋万代都有人在这里祭祀追思。古老的墙边生长着阴湿的薜荔,寒冷的雨水打湿了旗帜。帝王赏赐的山河依然存在,光辉如同日月一样照耀垂落。我这浅薄的儒生遭遇时世的艰难,心中的遗恨如同刘邦的《大风歌》所表达的那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歌风台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时世的感慨。诗的首联写天子的威灵久远,人们对其的祭祀思念不断,展现出历史的厚重感。颔联通过描写古墙边的薜荔和被寒雨打湿的旌旗,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颈联提到山河仍在,日月的光辉照耀,暗示着历史的延续和不变。尾联中,诗人自称“竖儒”,表达了自己在艰难时世中的无奈和悲愤,以刘邦的《大风歌》来抒发心中的怨恨。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