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

岩峦逢太皞,无日不苍苍。 暗聚多岚色,高流有瀑光。 草茸开路狭,嵩势倚天长。 石嶂条风晚,嵯峨碍夕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皞(tài hào):古代传说中的东方之神,司春之神。
  • (lán):山林中的雾气。
  • 瀑光:瀑布反射的光芒。
  • (róng):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
  • (sōng):山高。
  • (zhàng):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 条风:东风。
  • 嵯峨(cuó é):山势高峻。

翻译

山峦遇到司春之神,没有一天不是一片苍绿。 暗暗聚积着许多山林雾气,高处流淌的瀑布反射着光芒。 纤细柔嫩的草使得道路显得狭窄,山峰高耸仿佛倚靠着天空。 石嶂在东风吹拂的傍晚,高峻的山势阻碍了夕阳的光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山的景色,通过对山峦、雾气、瀑布、草丛、山峰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出春山的苍郁、神秘和雄伟。诗中“岩峦逢太皞,无日不苍苍”,写出了春山在司春之神的眷顾下,始终保持着葱郁的景象。“暗聚多岚色,高流有瀑光”,描绘了山林中雾气弥漫,瀑布闪耀着光芒的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围。“草茸开路狭,嵩势倚天长”,形象地表现了春山的草丛茂密,山峰高耸入云的雄伟姿态。最后“石嶂条风晚,嵯峨碍夕阳”,则通过描写傍晚的风以及高峻的山势对夕阳的阻挡,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山的魅力。

黎景义

黎景义,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