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樯(qiáng):船上的桅杆,代指船只。
- 舵(duò):船舵,这里也借指船只。
-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的山峰。
- 贾生:指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曾向汉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建议,但未被汉文帝完全采纳。
- 封事:古代臣下奏陈密事,用袋封缄以防泄漏,称为封事。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曾因避乱流寓荆州,依附刘表,却不被重用,时常思乡,作《登楼赋》以抒怀。
-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翻译
站在直姑城楼上眺望,吴地的船只和楚地的帆船尽收眼底,西北方的烽烟连接着上游地区。 海上的雾气低垂,千座山峰显得遥远,燕地的城关每天拥抱着五彩云霞流动。 想起贾谊上呈奏疏后余下的两行热泪,王粲思乡之时自然有百般忧愁。 傍晚时分,苍茫的小洲和陆地变得杂乱,失群的大雁哀鸣着,悲凉的号角声让人难以忍受,不愿久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直姑城楼所见到的景色,以及联想到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的首联写登楼远望,看到吴楚的船只和西北的烽烟,展现出广阔的视野和一种苍茫的氛围。 颔联进一步描写海上雾气和燕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有些迷离的意境。 颈联借用贾谊和王粲的故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思乡忧国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 尾联以傍晚时分的景色烘托出凄凉的氛围,“断鸿哀角”更是强化了这种悲伤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想要尽快离开这个让人伤感之地的心情。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将诗人的情感与眼前的景色紧密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邓君肃以菊花见贻口占五绝奉答 其五 》 —— [ 明 ] 黎民表
- 《 赋得临池柳 》 —— [ 明 ] 黎民表
- 《 春兴次彦桢韵 》 —— [ 明 ] 黎民表
- 《 过雪舫试龙井茶同张玄超郭次甫作 》 —— [ 明 ] 黎民表
- 《 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十九 》 —— [ 明 ] 黎民表
- 《 约卿宅同桢伯咏荷花得吟字 》 —— [ 明 ] 黎民表
- 《 同周公瑕崇宁庵送张羽王之蜀 》 —— [ 明 ] 黎民表
- 《 一苇所如为何太仆作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