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对月

蟋蟀梧桐秋满庭,浮云散尽自疏星。 仙人修月浑无迹,使客乘槎自有灵。 一道银河通碧落,三更白露下青冥。 西风忽起吹黄鹤,梦断瑶池酒未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蟋蟀(xī shuài):昆虫名,在这里可以表示秋天的象征。
  • 梧桐:一种树木,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秋意。
  • 修月:传说中修理月亮的事。
  • 使客乘槎(chá):传说中有人乘坐木筏到天河,这里指神话中的典故。槎,木筏。
  • 碧落:天空。
  • 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高空。
  •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
  • 瑶池: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译

庭院里满是秋天的气息,蟋蟀在鸣叫,梧桐叶飘落,浮云散去后,稀疏的星星显现出来。仙人修理月亮的痕迹全然不见,而那些前往天河的人似乎有着特殊的灵性。一道银河通向天空,三更时分的白露从高空落下。西风忽然吹起,如同吹着黄鹤一般,而我梦断在瑶池,酒还未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意和神话色彩的夜晚景象。诗的前两句通过蟋蟀和梧桐营造出秋天的氛围,同时以浮云散尽后出现的疏星点缀夜空。接下来,诗人借用仙人修月和使客乘槎的神话,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一道银河通碧落,三更白露下青冥”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银河的壮丽和白露的清冷,使画面更加生动。最后两句,西风忽起,梦断瑶池,给人一种虚幻而又缥缈的感觉,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