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玖儿北上并示琰儿

白石清泉未尽贫,蓬蒿今喜卜居新。 不求絣絖千金技,又见腾骧八尺身。 桑柘暂违南国暖,莺花深驻帝城春。 衰迟未有酬恩处,跂尔追班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絣絖(bēng kuàng):编织绳索。
  • 柘(zhè):一种树木。
  • 跂(qǐ):踮起脚跟。

翻译

那白石清泉的所在并非全然的贫困,如今欣喜能在这蓬蒿之地卜得新居。不追求编织绳索以求千金之技,却又见到那骏马般腾跃的八尺身躯。桑树柘树暂时离开了南国的温暖,黄莺春花却深深停留在京城的春天里。我这衰老迟暮之人还没有报答恩情的地方,只能踮起脚跟期望你们能追随前人步入朝堂啊。

赏析

这首诗是黎民表送玖儿北上并示琰儿之作。首联描绘了一个虽不富裕但却能安之若素的居住环境,体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颔联中“不求絣絖千金技,又见腾骧八尺身”,表达了对子女不追求功利之技,而有着远大抱负和出众才能的期望。颈联通过对南国桑柘与帝城莺花的对比,暗示了离乡的不舍和对京城的向往。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年老衰迟,尚未能报恩,希望孩子们能够有所成就的心愿。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表现了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感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