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生还海宁时欲以春秋疏上不果

草屩来燕市,缝衣返故乡。 叫阍心力尽,垂橐路途长。 著论名堪老,为园计未荒。 吾谋非不用,君自爱沧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屩(juē):草鞋。
  • 燕市:古时燕国的国都,这里借指明代的京城北京。
  • 叫阍(hūn ):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向朝廷申诉。
  • 垂橐(tuó):垂着空袋子,表示钱财耗尽。

翻译

你穿着草鞋从北京来到这,如今缝补好衣裳准备返回故乡。 你为向朝廷申诉心力已尽,回乡途中钱财耗尽,路途漫长。 你撰写的论著足以让你名垂千古,经营田园的计划尚未荒废。 我的计谋并非没有被采用,你还是自己喜爱那沧浪之水(暗指归隐的生活)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董生回海宁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董生的理解和安慰。首联描述董生的行程和状态,颔联讲述他为申诉尽力却无果而踏上归程,且耗费了许多钱财。颈联肯定了董生的著作成就和对田园生活的规划。尾联则是作者的一种感慨,暗示董生的抱负未能完全实现,但也希望他能在归隐生活中找到平静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既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