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边风

· 邝露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 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 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地角:地的尽头,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 天歌:高空中的风声,一说指战歌。
  • 大旗:军队中的旗帜。
  • 孤将:孤独的将领。
  • 胡月:边地的月亮,这里指敌人所在之地的月亮。
  • 金微:山名,这里泛指边塞。(“微”读作“wēi”)

翻译

在遥远的边地,寒气刚开始收敛,高空中的云彩忽然飘动,风声乍起。 军队的大旗在风中摇摇欲坠,似乎快要折断,孤独的将领不知将依靠什么。 为大雁送行,它们向着边地敌人的上空飞去,惊人的寒霜点缀着战士的铁甲战衣。 不知能否吹动我的梦境,让它替我传达心意,到达那遥远的边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地的景象和战士的孤独与坚韧,以及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边地寒冷初敛、风云变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大旗危欲折”形象地表现了边地风之猛烈,也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和残酷。“孤将定何依”则突出了将领的孤独和无助,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给人带来的沉重压力。“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地的艰苦环境和战士们的英勇,大雁南飞,惊霜落在战士的铁衣上,画面感强烈。最后两句则从思妇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希望风能将自己的梦境吹到边塞,传递自己的情感。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将边地的景象、战士的命运和思妇的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