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武林严印持子岸乔梓见招闻子将从山中特至罗文止乍病不赴予复以曹木上钱殷求缪湘芷三子邀向湖上不得往因寄以诗并怀同集沈昆铜张天生冯千秋诸子

水国风烟乐亦奢,尊前青眼望还赊。 楼人十锦桥如带,傍社双飞燕隔花。 欲寄涛声供几席,倍因天际想琵琶。 佳期聚散非容易,但报荷筒草雁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武林:杭州的别称。
  • 乔梓(qiáo zǐ):乔木高,梓木低,比喻父位尊,子位下,因称父子为“乔梓”。
  • 青眼:表示对人喜爱或器重。
  • (shē):遥远。
  • 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

翻译

在杭州这个水乡,风景优美,人们的生活也颇为奢华,酒樽前那期待的眼神,望向远处却还难以实现。 站在楼上看,十锦桥如彩带般美丽,靠近村社的地方,双飞的燕子隔着花丛。 想要把那波涛的声音寄来,摆在几案和坐席上,更因为天边的景色而想起琵琶之音。 美好的相聚和分离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只能告诉你们,我会带着荷筒(一种盛酒的器具),欣赏着草雁霞(可能指的是一种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的风光和诗人对相聚的期待与遗憾。诗的首联通过描写水国风烟的奢华和尊前青眼的望而未及,营造出一种略带遗憾的氛围。颔联中“楼人十锦桥如带,傍社双飞燕隔花”,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当地的美景,十锦桥如彩带,双飞燕隔花,富有诗意。颈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和美好音乐的向往,将涛声与几席、天际与琵琶相联系,增添了艺术想象。尾联则感慨相聚不易,只能以荷筒和美景聊以慰藉。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通过对景色和情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