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月同姚元白欧桢伯作

客心眷良游,秋月有华照。 霏烟敛天末,灏气澄霞杪。 素采虽未圆,云衢已光曜。 䆗窱舍朱宫,奫沦薄兰沼。 周除有近观,穷发无遗瞭。 清晖虽可娱,烦襟自萦绕。 坐俯蜻蛚吟,仰聆哀鸿叫。 关山限羁旅,岁月苦奔峭。 褰裳暂徘徊,挥杯共清啸。 朗鉴应可期,留悰展遐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良游:畅游。
  • 霏烟:飘拂的云烟。
  • 天末:天边。
  • 灏(hào)气:弥漫在天地间之气。
  • :使清澈。
  • 霞杪(miǎo):云霞的末梢。
  • 素采:月光。
  • 云衢(qú):天空。
  • 光曜(yào):光芒照耀。
  • 䆗窱(yǎo tiǎo):幽深的样子。
  • 奫(yūn)沦:水深广的样子。
  • 蜻蛚(qīng liè):蟋蟀。
  • 烦襟:烦闷的心怀。
  • 萦绕:缠绕。
  • 穷发:极北不毛之地。
  •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 奔峭:奔波于陡峭之路,形容艰辛。
  • 褰(qiān)裳:提起衣裳。
  • 悰(cóng):欢乐,乐趣。

翻译

客人之心眷恋着这美好的出游,秋月洒下华美的光辉照耀着。飘拂的云烟在天边收敛,天地间的大气使云霞末梢变得清澈。月光虽然还未圆满,但天空中已经光芒闪耀。幽深的地方舍弃了朱红的宫殿,水深广的水面逼近了兰草环绕的水池。四周的环境可供近处观赏,极北不毛之地也能一览无余。清丽的光辉虽然可以让人欢愉,但烦闷的心怀还是萦绕不去。坐着可听到蟋蟀的吟唱,抬头能听到哀鸿的鸣叫。关山阻碍着羁旅之人,岁月让人饱受奔波艰辛之苦。提起衣裳暂且徘徊,举起酒杯一同发出清啸之声。明朗的镜子般的月亮应该可以期待,留下欢乐之情展开向远处眺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月之下的景色以及诗人的心境。诗的开头通过“客心眷良游,秋月有华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出游的眷恋和秋月的华美。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天边的云烟、清澈的云霞、闪耀的天空、幽深的环境和广阔的水面,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深邃的意境。然而,尽管景色美好,诗人的心中仍有烦闷,通过“清晖虽可娱,烦襟自萦绕”表现出来。诗中还提到了蟋蟀的吟唱和哀鸿的鸣叫,以及关山的阻隔和岁月的艰辛,这些都增添了一种忧伤和无奈的情感。最后,诗人通过“褰裳暂徘徊,挥杯共清啸”和“朗鉴应可期,留悰展遐眺”表达了一种暂时的排解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