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观渔图

· 钱宰
龟蒙荒大东,洙泗扬其流。 金碧何峥嵘,台殿居上头。 命驾出山泽,陈鱼乐观游。 纵横列九罭,出没翔万艘。 悬罾杂数罟,中有嫠妇罶。 大鱼拍波起,小鱼不得休。 尽利攘其民,安得视狝蒐。 臧孙岂不贤,明珠惭暗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龟蒙:(guī méng)山名,在今山东新泰西南。
  • 洙泗:(zhū sì)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 :(yù)捕捉小鱼的细网。
  • :(gǔ)网的总称。
  • 嫠妇:(lí fù)寡妇。
  • :(liǔ)捕鱼的竹篓子。
  • :(rǎng)夺取。
  • 狝蒐:(xiǎn sōu)古代指春季和秋季的狩猎。

翻译

在广阔的东方有龟蒙山,洙水泗水扬起它们的水流。 华丽高耸的宫殿,雄伟地坐落在上头。 (帝王)乘车前往山泽,陈设鱼宴观看游乐。 纵横排列着捕捉小鱼的细网,众多船只出没翱翔。 悬挂着的渔网和各种网具,其中有寡妇的捕鱼竹篓。 大鱼拍打着波浪跃起,小鱼得不到歇息。 (权贵们)竭尽利益夺取百姓的(财物),怎能把这种行为视为正常的狩猎呢? 臧孙难道不贤明吗?(权贵们的行为)使他就像把明珠暗自投入黑暗中(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以观渔图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看似热闹繁华,实则暗含社会不公的场景。诗的前两句通过提及龟蒙山和洙泗水,为后面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接下来描述了金碧辉煌的台殿和帝王的出游观鱼,展现出一种奢华的景象。然而,随着诗的推进,画面中出现了纵横的渔网和忙碌的船只,以及大鱼小鱼的不同命运,暗示了百姓被权贵剥削的现实。诗中的“尽利攘其民,安得视狝蒐”一句,直接表达了对这种社会不公的批判。最后,诗人以臧孙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观渔场景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黑暗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钱宰

元明间浙江会稽人,字子予,一字伯钧。元至正间中甲科,时称宿儒。洪武初征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进博士。后命订正蔡氏《书传》,书成赐归。有《临安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