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山人再至予适泛海归

舍舟俄见面,素发忽相侵。 纵有逢君处,知无住世心。 身将灵岳遍,性入梵缘深。 莫动归与兴,丹丘即故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戊山人:具体所指不详,应是一位隐士或修道之人。
  • :短时间,突然间。
  • 素发:白发。(这里需要注意,“素”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此处指白色)(“侵”在此处有逐渐增加的意思)
  • 住世心:留恋尘世的心。
  • 灵岳:神奇的山岳。
  • 梵缘:与佛教的缘分。
  • 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喻指美好的隐居之地。(读音:“丹”dān,“丘”qiū)
  • 故林:故乡的山林,也可指旧居。

翻译

刚刚下船,就忽然见到了你,白发不知不觉间又增多了。纵然有与你相逢的地方,却知道你已没有留恋尘世的心。你的身体仿佛走遍了神奇的山岳,心性也已深深融入与佛教的缘分中。不要萌生出归去或出行的念头,那神仙居住般的美好之地就是我们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丁戊山人重逢的情景,以及对丁戊山人出世心境的理解和感悟。诗的开头通过“舍舟俄见面,素发忽相侵”,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重逢的突然和岁月的流逝。接下来,“纵有逢君处,知无住世心”则点明了丁戊山人对尘世的超脱态度。“身将灵岳遍,性入梵缘深”进一步描述了丁戊山人在山林间的游历和对佛教的深入领悟,体现了他的精神追求。最后两句“莫动归与兴,丹丘即故林”,表达了一种对宁静、超脱的生活的向往,认为美好的隐居之地就是心灵的归宿。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富有禅意,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出世的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