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和海山舍弟订来樵之约

是中堪避地,何处更求仙。 绿水青山表,残春落照边。 燕归芳草候,莺语落花天。 四老知来否,相思日似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走笔:谓挥毫疾书。
  • 避地:指避世隐居。
  • 求仙:求访仙人或探求仙境,常用来表示对长生不老或超脱尘世的追求。
  • 四老:本诗中指四位老人,具体所指需根据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来确定,此处也可泛指相约的友人。
  • 莺语:黄莺的啼鸣声。

翻译

在这(山中)可以躲避尘世,还到哪里去寻求仙境呢。 青翠的山和碧绿的水之外,残春的夕阳余晖落在边上。 燕子归来的时候正是芳草茂盛的时节,黄莺啼叫于落花纷飞的天空下。 那四位老人知道是否会来呢,相思之情使得日子如年般漫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宁静的山水之景,表达了诗人对避世之地的喜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是中堪避地,何处更求仙”,强调了此地的美好,胜过人们所追求的仙境,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赞美和对尘世的超脱态度。颔联“绿水青山表,残春落照边”,通过描绘绿水青山和残春落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颈联“燕归芳草候,莺语落花天”,以燕归和莺语为背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落花又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离去,形成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四老知来否,相思日似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那种期盼和焦急的心情通过“相思日似年”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霍与瑕

明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