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寇陷襄雒

守文列圣德,驱胡高皇功。 明运宜无疆,我后承丰隆。 过臣亶焦劳,济蹇谁匪躬。 金瓯缺辽左,饷额勤输供。 遂以困阎闾,焉谋备年凶。 适郊逢硕鼠,捍网怜飞鸿。 中原多悍寇,懦将愁频攻。 驰驱十馀载,躏蹂如乘风。 荆襄江上流,雒阳天下中。 宋辙有覆监,汉都忧其终。 近闻亦倾陷,官民泥刀锋。 星陨亡上将,藩决哀大宗。 狂生识其故,伊昔神凭丛。 抚降但养虎,凶服嗟临戎。 请剑曷斩佞,伏蒲乌为忠。 朝堂难战胜,臧否疑府宫。 父书赵括惭,负荆廉颇雄。 以此思古人,忾敌将何从。 殷忧已叠警,我后惟天聪。 河清洗甲兵,酌酒趣群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亶(dǎn):实在,诚然。 蹇(jiǎn):艰难,困厄。 阎闾(yán lǘ):里巷内外的门,借指里巷。 躏蹂(lìn róu):踩踏,践踏。 雒(luò):同“洛”。

翻译

守文的历代圣明之德,高皇帝驱逐胡虏的功绩。 明朝的国运理应没有止境,我朝的君主承接了丰厚的福运。 过往的臣子实在忧愁劳苦,救济艰难时谁不是亲自尽力。 辽东之地金瓯有缺,军饷的数额靠勤奋输送供给。 于是因此困扰了百姓,哪里有办法防备年成不好。 到郊外恰逢大老鼠(指贪婪的官吏),捍卫法网怜惜飞鸿(指百姓)。 中原地区有很多凶悍的贼寇,懦弱的将领忧愁频繁受到攻击。 奔驰驱驰十多年,践踏蹂躏如同乘风一般。 荆襄在长江上游,洛阳处于天下的中心。 宋代的车辙有覆灭的借鉴,汉朝的都城担忧它的结局。 最近听说也被攻陷,官民陷入刀锋之中。 星陨预示着上将的死亡,藩镇被突破悲哀着皇室大宗。 狂生知晓其中的缘故,往昔神灵凭借着丛祠。 安抚降服的结果只是养虎为患,穿着凶服叹息着出征。 请求赐剑为何不斩杀奸佞之人,伏在菖蒲上哪里算是忠诚。 在朝堂上难以取得胜利,评价善恶令人怀疑宫廷。 父亲书写赵括感到惭愧,背负荆条的廉颇是英雄。 凭借这个思念古人,愤恨敌人将如何跟从。 深深的忧虑已经多次警示,我朝的君主只有靠上天的聪慧。 黄河清澈的时候清洗兵器,斟酒邀请诸位大臣。

赏析

这首诗以明朝的局势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时局的思考。诗中回顾了明朝的历史,赞扬了开国皇帝的功绩,同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困境,如边疆失地、军饷负担、百姓困苦、贼寇肆虐等。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借鉴,如宋代的覆辙和汉代的担忧,强调了当前局势的严峻性。诗中还对一些现象进行了批判,如安抚降服贼寇却养虎为患,朝堂上的斗争以及对忠臣的质疑。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希望君主能够凭借上天的聪慧,解决国家的危机。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重,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