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二首

汩汩河流水,行行万馀里。 万里随所之,从军还何时。 生还不足顾,誓死从军路。 旗麾壮士勇,鼓重将军怒。 饮马不解鞍,嚼雪不知寒。 阵前杀气热,战后星芒阑。 前驱若飞鸟,兵行多号少。 一战尘头散,再战军声小。 败走与夜亡,行伍各冲当。 转斗不容已,踏烂左贤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汩汩(gǔ gǔ):象声词,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 麾(huī):指挥。
  • 阑(lán):残,尽。
  • 左贤王:匈奴贵族的封号,这里借指敌军首领。

翻译

河水汩汩流淌,军队行进万里有余。 随着军队万里前行,不知何时才能从军中归还。 活着回来已不足挂念,抱着誓死的决心走上从军之路。 军旗指挥着壮士们英勇奋战,沉重的鼓声激起将军的愤怒。 战马饮过水后不解下马鞍,嚼着雪却不知寒冷。 阵前弥漫着浓烈的杀气,战后星光也黯淡下来。 前军行进如飞鸟般迅速,军队行进时呼喊声多而号声少。 第一次战斗后尘土飞扬,第二次战斗后军队的声势变小。 战败后在夜晚奔逃,队伍各自冲散。 辗转战斗不能停止,要踏平打败敌军首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军征战的场景,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和战争的残酷。诗中以河水开篇,暗示了军队行程的遥远和艰辛。“万里随所之,从军还何时”表达了战士们对归期的迷茫和无奈。“生还不足顾,誓死从军路”则体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决心。接下来,通过对战斗场景的描写,如“旗麾壮士勇,鼓重将军怒”“饮马不解鞍,嚼雪不知寒”等,表现出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阵前杀气热,战后星芒阑”则对比了战前的紧张气氛和战后的悲凉。诗中还描述了战争的过程,从“一战尘头散,再战军声小”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和军队的损耗。最后,“转斗不容已,踏烂左贤王”表达了战士们持续战斗、打败敌人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精神。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