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二首

女儿剔指甲,铜盘落神龙。 误谓古琴弦,弹之应黄钟。 解弦弃阶下,何以别沙虫。 展转卧污泥,不觉随射工。 一夕闻雷声,自悔失所从。 振鬣能兴云,蜿蜒入天宫。 习知含沙态,谓帝勿复容。 宁当负私心,不敢欺至公。 始识贫贱交,无为信心同。 惟有道义盟,庶几能始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剔(tī):用刀刮去。
  • 黄钟:古代乐律十二律之一。
  • 沙虫:水边的虫类。
  • 射工: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影使人得病的毒虫。
  • 鬣(liè):某些兽类颈上的长毛。

翻译

女儿刮剔指甲,在铜盘里仿佛落下了神龙。错误地认为是古琴的弦,弹拨起来应该符合黄钟之律。解开弦扔到台阶下,又凭什么来区别水边的虫类呢。在辗转中卧于污泥之中,不知不觉就随着射工一般的毒虫了。一天晚上听到雷声,自己后悔选错了跟随的对象。抖擞长毛能够兴起云雾,蜿蜒着进入天宫。熟知含沙射影的姿态,认为天帝不会再容忍。宁愿违背自己的私心,也不敢欺骗最为公正的上天。才明白贫贱之交,不要像轻信他人那样丧失自己的本心。只有道义的结盟,或许才能有始有终。

赏析

这首诗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通过一系列的形象和情节,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道德准则的思考。诗中以女儿剔指甲引发的一系列想象,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作者强调了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明辨是非,坚守道义和公正。同时,也表达了对贫贱之交和道义结盟的重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始有终。整首诗寓意深刻,用形象的语言传达了较为抽象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