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岭作二首

怪石与古松,林立如甲士。 铜鳞作而怒,铁盾绚犀兕。 不肯受秦封,鞭笞焉及此。 往见梅将军,功归汉天子。 至今往来人,向午如趋市。 金梁待翡翠,明珠疑薏苡。 亦有吴隐之,吟诗酌江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度岭:翻越山岭。
  • 甲士:士兵。
  • 铜鳞:形容石头的纹理如铜质的鳞片。
  • 犀兕(xī sì):犀牛和兕。兕,古代一种像牛的兽。

翻译

怪石和古松,像士兵一样林立着。 石头纹理如铜质的鳞片,似乎在发怒,又似坚固的盾牌,比犀兕的皮甲还要绚烂。 它们不肯接受秦王的封赏,所以也不会遭受鞭笞之苦。 过去见到梅将军,他的功劳归于汉天子。 至今来来往往的人,到中午时就如同奔向集市一般。 华丽的屋梁等待着翡翠鸟,珍贵的明珠却被怀疑是薏苡。 也有像吴隐之那样的人,在江边吟诗,斟酌着江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度岭时所见的景象,以怪石、古松开篇,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增强了景物的生动性。诗中提到不肯受秦封的石头,暗示了对独立精神的赞美。接着提到梅将军的功劳归于汉天子,可能是在借古喻今,表达对忠诚和功绩的思考。后面描述了往来人的情景以及对金梁、明珠的看法,反映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误解和不公。最后以吴隐之吟诗酌江水作结,体现了一种超脱和清雅的境界。整首诗意境丰富,既有对景物的描绘,又有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给人以深沉的感受。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