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傅山人木虚

白鹤孤飞何处来,封书犹忆朗陵杯。 衰迟我愧弹冠出,烽火君能策杖回。 海上青骡迷去路,天边金粟断层台。 石田茆屋不归去,凤管鸾笙亦可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朗陵:lǎng líng,汉代县名,在今河南省确山县西南。此处借指美好的地方。
  • 衰迟:shuāi chí,衰年迟暮,指年老体衰,行动迟缓。
  • 弹冠:指将要入仕。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乱。
  • 策杖:拄着拐杖。
  • 青骡:传说中的神驴,能日行千里。此处喻指世外之神奇。
  • 金粟:金粟山,这里借指仙境。
  • 层台:多层的高台。
  • 茆屋:máo wū,茅屋。

翻译

那孤独飞翔的白鹤从何处而来,收到的书信让我回想起朗陵的美好时光和那酒杯中的情谊。我因年老衰迟而惭愧自己将要入仕为官,而你却能在战乱中拄着拐杖归来。在那海上,青骡也迷失了前行的道路,天边的金粟山和层台也已断裂。不归隐到那有石田和茅屋的地方,即使有凤管鸾笙的音乐,也是让人感到悲哀的。

赏析

这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通过“白鹤”“封书”等意象引发对往昔的怀念,用“衰迟”“烽火”等词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动荡。“海上青骡迷去路,天边金粟断层台”两句,以奇幻的景象暗示人生的道路迷茫和理想的破灭。最后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华虚浮的世俗生活的否定。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含蓄,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