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校理(jiào lǐ):古代掌校勘书籍的官职。
- 笔研:“研”同“砚”,笔和砚,泛指文具。
- 白虎:本为星宿名,这里借指研讨经学的白虎观。
- 金门:汉宫有金马门,简称金门,这里借指朝廷。
- 隐沦:指隐士,沉沦。
- 桂薪:桂木之柴,价格昂贵,这里比喻生活贫困。
- 榆荚(yú jiá):榆树的果实,形状像钱,又叫榆钱。
- 漉酒人:指用头巾过滤酒的人,后用以指嗜酒的人。
翻译
虽说担任着校理这一官职,可笔和砚却早已蒙尘。在白虎观的研讨中多有分歧争议,在朝廷中也只能独自埋没沉沦。靠着桂木之柴勉强度日,榆树的果实又见证了一个残春。仔细思量这浮华世间的人生道理,需要去寻找那些嗜酒的洒脱之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官场,却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诗的首联通过“笔研久生尘”表现出诗人虽有官职在身,却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无奈。颔联中“白虎多同异”暗示了在学术研讨中存在的分歧和争论,“金门自隐沦”则道出了在朝廷中被埋没的境遇。颈联通过“桂薪”和“榆荚”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贫困和时光的流逝。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洒脱自在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