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绂(fú):系印纽的丝绳,亦指官印。
- 檠(qíng):灯架,也指灯。
- 题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后因以“题凤”为访友的典故。
- 画蝇:《三国志·吴志·赵达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后以“画蝇”形容善于画艺。
翻译
刚开始担任官吏,心怀官印,然而修心的境界还比不上僧人。时光如水流逝,穿过木制的坐榻,漫漫长夜唯有灯架相伴。懒得出去像题凤那样访友,懒得书写以至于错误地画蝇般涂鸦。敲门的是酒友,这比喝玉壶中的冰酒还要畅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为官吏的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作为官吏,虽然有官职在身,但在修心方面自认不如僧人,体现了一种对自我的反思。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流年穿木榻”和“长夜伴灯檠”的描写,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孤独寂寥的氛围。“懒出从题凤,慵书误画蝇”则进一步刻画了作者的慵懒和无聊。最后一句“款门逢酒伴,胜饮玉壶冰”,在前面略显压抑的氛围中,突然出现了一丝欢快,酒友的到来让作者感到胜过饮用玉壶中的冰酒,也反映出作者对友情和欢乐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