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莫泛采莲舟,绿江生远愁。 歌声偏袅袅,苦恨故悠悠。 音信千山断,馨香一握稠。 美人何处所,明日又三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藕花亭:亭名。
  • 梁浮山:人名。
  • 中书:官职名。
  • :不要。
  • :划行。
  • 采莲舟:采莲的船。
  • 绿江:绿色的江水。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 苦恨:极恨,深恨。
  • 悠悠:长久,遥远。
  • 音信:消息,书信。
  • 千山断:形容山重水复,音信隔绝。
  • 馨香:芳香。
  • 一握稠:一把那么多,形容浓郁。
  • 美人:这里可指思念的人。
  •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或指三年,此诗中表示时光长久。

翻译

不要去划那采莲的小舟,绿色的江水会生出遥远的忧愁。 歌声偏偏还婉转悠扬,深切的恨意故而悠长不绝。 音信在重重山峦间断绝,手中的馨香却浓郁非常。 思念的人在何处呢,明天过后又是漫长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绿江、采莲舟、袅袅歌声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诗中的“莫泛采莲舟,绿江生远愁”,以“绿江”之景引出“远愁”,奠定了全诗忧伤的基调。“歌声偏袅袅,苦恨故悠悠”,歌声本应是愉悦的,但此时却更增添了诗人的愁苦。“音信千山断,馨香一握稠”,通过音信隔绝和手中浓郁的馨香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思念之深。最后“美人何处所,明日又三秋”,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牵挂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将诗人的复杂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

霍与瑕

明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