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簪楼杂咏十首

三径足幽栖,高贤况有题。 青霄榕翠合,朱夏荔丹齐。 骤雨穿渠急,狂风压竹低。 稍晴僮发笱,喜得满筐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盍簪(hé zān):出自《易·豫》:“勿疑,朋盍簪。”王弼注:“盍,合也;簪,疾也。”陆德明释文:“簪,虞作戠。戠,丛合也。”孔颖达疏:“羣朋合聚而疾来也。”后以“盍簪”指士人聚会。
  • 幽栖:意为幽僻的栖止之处。
  • 高贤:指高尚贤良的人。
  • 青霄:青天;高空。
  • 榕翠合:榕树翠绿且茂密。
  • 朱夏:夏季。
  • 荔丹齐:荔枝成熟发红,排列整齐。
  • 笱(gǒu):竹制的捕鱼器具,口大窄颈,腹大而长,鱼能入而不能出。

翻译

这里有三条小路足以供人幽僻地居住,高尚贤良的人何况还在这里题字。高空中榕树翠绿茂密相互交织,炎热的夏季荔枝成熟发红排列整齐。急骤的暴雨穿过沟渠流淌急促,狂风猛烈地吹压得竹子都低下了头。稍微晴朗一些,僮仆就去打开捕鱼的竹篓,高兴地收获了满满一筐携带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地方,以及在这里生活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此地适合幽居,且有高贤题字,增添了文化氛围。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写青天榕树和夏季荔枝,展现了此地的自然美景。“骤雨穿渠急,狂风压竹低”则生动地描绘了雨急风狂的场景,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最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后,僮仆捕鱼有所收获,给人以生活的喜悦之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霍与瑕

明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