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同黄幼章邓德咸林开先饮梁少嘉镜林

何事良宵与愿违,林塘春色琐柴扉。 烟花金谷成寥落,车马长安有是非。 明月避人深隐雾,绪风无赖更吹衣。 此身已在云罗外,犹羡冥鸿纵意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与愿违:跟愿望相违背。
  • 林塘:树林池塘。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琐柴扉:紧闭着柴门。
  • 烟花:指繁华的景象。
  • 金谷:指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所建的豪华园林,此处借指富贵繁华之地。
  • 寥落:衰落,冷清。
  • 车马长安:指在京城的繁华生活,长安代指京城。
  • 是非:纠纷,麻烦。
  • 明月避人深隐雾:明月似乎躲避着人,深深地隐藏在雾气之中。
  • 绪风:指残留的风。
  • 无赖:这里指无奈,无可奈何。
  • 云罗:像罗网一样的云层,借指险恶的环境或艰难的处境。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避世隐居之士。(“冥”读音为:míng)

翻译

为何美好的夜晚却与我的愿望相违背,树林池塘的春色被紧锁在柴门之外。繁华如金谷园般的景象已变得衰落,在京城的生活充满了是非纠纷。明月似乎在躲避着人,深深地隐藏在浓雾之中,残留的风无奈地吹动着我的衣裳。我自己虽已身处艰难处境之外,却仍然羡慕那高飞的鸿雁能够纵情飞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良宵之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便道出美好夜晚未能如人所愿的遗憾,接着通过“烟花金谷成寥落,车马长安有是非”,表达了对繁华消逝和世事纷扰的感慨。明月隐于雾中,绪风吹衣,营造出一种清冷、无奈的氛围。最后,诗人虽已脱离困境,但仍对自由高飞的鸿雁充满羡慕,体现了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深沉,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