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里

南沂西泗绕晴霞,北岱东蒙拥翠华。 万里冠裳王者会,千年邹鲁圣人家。 高林蔽日无巢鸟,古碣埋云半吐花。 瞻望宫墙空佝偻,敢从沧海问津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阙里:孔子居住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
  • (yí):沂河,源出山东沂源县。
  • :泗河,发源于山东新泰市。
  • :泰山的别称。
  • :蒙山,地处山东临沂市西北。
  • 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
  • 冠裳: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 邹鲁:邹,春秋时邾国;鲁,周朝国名。邹鲁后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 (jié):圆顶的石碑。

翻译

南面的沂河与西面的泗河环绕着晴日的云霞,北面的泰山与东面的蒙山拥戴着天子的仪仗。万里之外的官员们穿着礼服前来聚会,千年以来这是圣人孔子的家乡。高大的树林遮蔽了天空连鸟窝都没有,古老的石碑埋在云下只露出半朵花。仰望那宫墙只有自己躬身驼背的样子,哪里敢从沧海之畔来询问津渡和彼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阙里这个与孔子密切相关之地的壮丽景象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诗的开头通过对周边山水的描写,烘托出地方的宏大格局。接着提到远方官员的到来以及此地作为孔子家乡的重要地位,体现出对儒家文化的尊崇。“高林蔽日无巢鸟,古碣埋云半吐花”画面感很强,展现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出诗人瞻仰此地时的自谦与敬畏。全诗意境恢弘,语言质朴典雅,生动地展现了阙里独特的魅力和孔子的深远影响。

吕蒙正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