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 其六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
春来雁渚。弄艳冶、又入垂杨如许。困舞瘦腰,啼湿宫黄池塘雨。碧沿苍藓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楼重上,凭谁为唱,旧时金缕。
凝伫。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强醉梅边,招得花奴来尊俎。东风须惹春云住。□莫把、飞琼吹去。便教移取熏笼,夜温绣户。
拼音
所属合集
赏析
“清华池馆”,即梦窗友郭希道在苏州的园林,内多佳景,词人曾“赋咏屡矣”。
“春来”六句,述园中景。“雁渚”,系园中水洲名,“云根路”,指园中小丘。此言春天来临,郭家园林内的“雁渚”,又将成为一处游玩的胜景。我在园中一路玩赏,见鲜花缤纷,数株垂柳在春阳下懒洋洋地摆动“瘦腰”飘舞。一忽儿毛毛雨又沾湿了池旁的迎春花丛,池塘中也泛起了一片涟漪。园中的小山丘上,松柏苍郁,树下小径苔藓青翠,曲径通幽,令人联想起或许会有一位凌波仙子在此散步。“凌波微步”,暗指郭家内眷。“小楼”三句,园中忆旧。言己重新登上园中的一座小楼抚今追昔,感叹还有哪一位娇娘能再为我重唱那首《金缕曲》呢?上片游园,“感昔伤今”。
“凝伫”五句,追忆园中四时之景。词人“往来清华池馆六年”,所以对园中四时之景印象深刻。因此,在他的追忆下,园中诸景,一一浮现眼前:夏天园中“烟萝翠竹”,一派黯绿;秋日“天寒日暮”,罗袖迎风;冬季逞强拼酒,醉倚梅丛;春阳万花作奴,醉梦侑酒。所以词人对此也“赋咏屡矣”。“东风”两句,向主人进言。旧时称主人为“东翁”,所以这里的“东风”应作主人郭清华;“琼”,即骰子,古时的赌具。此言主人家应将园中快乐的生活象万花似锦的春天,风云变幻的春云般保持下去,也不要将遣兴娱乐用的骰子轻易地撤去,扫客人的逸兴。“便教移取”两句,夜宿寻梦。此言词人想要在“小楼”之中重温旧梦,所以请人搬来熏笼,将住宿处薰得温暖如春,以便自己睡在那里可以获得美梦。下片重在追忆。

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 344篇诗文
吴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新雁过妆楼其一夹钟羽 》 —— [ 宋 ] 吴文英
- 《 八声甘州 · 其二姑苏台和施芸隐韵 》 —— [ 宋 ] 吴文英
- 《 风入松 》 —— [ 宋 ] 吴文英
- 《 法曲献仙音 · 其一黄钟商秋晚红白莲 》 —— [ 宋 ] 吴文英
- 《 永遇乐 · 其二乙巳中秋风雨 》 —— [ 宋 ] 吴文英
- 《 扫花游/扫地游其五赋瑶圃万象皆春堂 》 —— [ 宋 ] 吴文英
- 《 木兰花慢 · 其七施芸隐随绣节过浙东,作词留别,用其韵以饯 》 —— [ 宋 ] 吴文英
- 《 江城子 · 其二喜雨上麓翁 》 —— [ 宋 ] 吴文英
相关推荐
- 《 绛都春 · 元宵 》 —— [ 宋 ] 京镗
- 《 绛都春 》 —— [ 明 ] 屈大均
- 《 绛都春 · 清明 》 —— [ 宋 ] 刘镇(叔安)
- 《 绛都春 · 寒阴渐晓 》 —— [ 宋 ] 无名氏
- 《 绛都春 · 为琴绮赋 》 —— [ 清 ] 易顺鼎
- 《 绛都春 · 其三题蓬莱阁灯屏,履翁帅越 》 —— [ 宋 ] 吴文英
- 《 绛都春 · 野花用蒋竹山韵 》 —— [ 清 ] 王策
- 《 绛都春 · 渌水亭,和闰枝 》 —— [ 清 ] 金兆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