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黄沙道中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 松菊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拼音

注释

“黄沙道中即事”:四卷本丙集作“黄沙道中”。 黄沙:即黄沙岭,稼轩于此有书堂。《上饶县志》:“黄沙岭在县西四十里乾元乡,高约十五丈。谽谺(hān xiā)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馀亩。”宋·陈文蔚《克斋集·游山记》“嘉定己巳秋九月,傅岩叟拉予与周伯辉践傅岩之约。……乙未,……度北岸桥,过黄沙 辛稼轩之书堂,感物怀人,凝然以悲”。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句:春风里作诗未就,如画山水突然展现。句里剪裁,指构思为诗。 松共竹:四卷本乙集作“松菊竹”。 无才思:唐·韩愈《游城南十六首·其三·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琼瑶:美玉,此喻白雪。 蹴(cù):踢。

《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稼轩的词作之一。此词是描写黄沙道中的野景。这首小令既赋物又言情,写自然景物曲尽其妙,同时又含蓄地在其中寓以深意,其艺术价值是很高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剪裁:本意为裁剪,这里形容春风如能工巧匠般对景色进行塑造。
  • 虚船:空船。
  • 擎(qíng):举,向上托。
  • 琼瑶:美玉,这里比作雪花 。
  • 蹴(cù):踢。

翻译

词句之中,春风恰似那精巧的工匠正在精心剪裁,溪边山峦构成的景色如同一幅展开的美丽画图。轻盈的沙鸥自在地追逐着空船远去,荒凉之地的小狗欢快地迎来野外劳作归来的妇人。松树、菊花、翠竹,翠绿一片堆积成团。仿佛它们要托举着残雪去与稀疏的梅花一较高下。而那些杂乱的乌鸦终究没有才情和雅意,时不时把枝头的“美玉”(雪花)踢落下来 。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野趣的乡村图景。上阕通过春风“剪裁”,展现出溪山如画的美妙起始,“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则从动态角度,以鸥鸟追逐空船、小狗迎接妇人归来的场景,生动地勾勒出乡村宁静且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动静结合之间尽显和谐。下阕着重描写自然景物,松菊竹翠绿成一堆,其意象既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又呈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它们“要擎残雪斗疏梅”,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一种争奇斗艳的活力和精神。而“乱鸦”的出现,则与前面的美好景致形成对比,“无才思”“蹴琼瑶”写出了乱鸦的莽撞无知,破坏了高雅的氛围,也从侧面衬托出自然中美好景物的珍贵与脱俗。整首词意象丰富,自然景象的描写细腻而富有动感,词中充满画面感与趣味性,也隐约流露出词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万物独特的感悟。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