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操
长松,之风。如公,肯余从,山中。人心与吾兮谁同?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枫。噫送子于东,望君之门兮九重。女无悦己,谁适为容?
不龟手药,或一朝兮取封。昔与游兮皆童,我独穷兮今翁。一鱼兮一龙,劳心兮忡忡。噫命与时逢。子取之食兮万锺。
拼音
注释
“顷予从廓之求观家谱”:广信书院本作“顷余从范先之求观家谱”,兹从四卷本丁集。
廓之:即稼轩门人范开,为范祖禹后裔。淳熙九年从学稼轩,十五年编刊《稼轩词》甲集,并为之序。其他事历不详。广信书院本“廓之”均作“先之”,盖避宋宁宗赵扩名讳而改者。
好修:喜爱修饰仪容。借指重视道德修养。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宋·洪兴祖补注:“皆言好自脩洁也。”
“今天子即位,覃庆中外,命国朝勋臣子孙之无见仕者官之”:广信书院本作“时覃庆,勋臣子孙无见仕者,命官之”,兹从四卷本丁集。
今天子即位: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日,孝宗禅位于皇太子惇,是为光宗。《宋史·卷三十五·孝宗纪》:“(淳熙十六年二月)壬戌,下诏传位皇太子(惇)。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
覃(qín)庆:帝王的重大庆典。亦指举行重大庆典。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七·〈表·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及覃庆之际,特加恩奖,是亦兼行养老之典也。”
“朝廷屡诏甄录元祐党籍家”:广信书院本作“屡诏甄录元祐党籍家”,兹从四卷本丁集。
甄(zhēn)录:甄别录用、选择采用。
元祐党籍: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九月,籍元祐及元符末司马光、文彦博以下宰执、侍从、馀官、内侍、武臣一百二十人为邪党,立党人碑于端礼门。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六月再籍元祐奸党三百九人,由徽宗书而刊之石,置于文德殿门之东壁,高宗即位,诏还元祐党人及上书人恩数,后又屡诏追复。
“请予作诗以赠”:广信书院本作“请予作歌以赠”,玆从四卷本丁集。
恝(jiá)然:漠不关心貌、冷淡貌。
异时:以后、他时。《史记·卷六十九·〈苏秦传·赞〉》:“太史公曰:‘……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
绾(wǎn)组:系结组绶。谓佩挂官印。
东归:指回故乡。因汉、唐皆都长安,中原、江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三国魏·曹操《苦寒行》:“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唐·郑谷《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诗:“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又《贺进士骆用锡登第》诗:“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
买羊沽酒:唐·韩愈《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鼓一再行:谓奏乐一、二曲。《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传》:“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唐·司马贞《索隐》:“乐府《长歌行》、《短歌行》,行者,曲也。此言‘鼓一再行’,谓一两曲。”
“长松,之风。”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尹云:‘人想王荆产佳,此想长松下当有清风耳。’”
“人心与吾兮谁同”句:战国楚·屈原《楚辞·九章·抽思》:“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枫”句:战国楚·屈原《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于东:四卷本脱“于”,广信书院本“东”系墨钉。
“望君之门兮九重”句:战国楚·宋玉《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女无悦己: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
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不龟(jūn)手药,或一朝兮取封。”句:《庄子·卷一·〈内篇·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或一朝兮取封:四卷本作“或一朝取封”。
“一鱼兮一龙”句:龙可飞腾于天,鱼则只能浮沉水中,亦犹云泥异路之意。
“劳心兮忡忡”句:《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子取之食: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作“子之所食”。
万钟:《孟子·公孙丑下》:“他日(齐)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湛湛:形容水深而清的样子。
- 九重:古代宫殿有九重门,这里泛指皇宫深处。
- 女:通“汝”,你。
- 悦己:喜欢自己。
- 谁适为容:谁能适合你的喜好呢?
- 不龟手药:古代传说中的药物,能使手不冻裂。
- 封:指封赏,获得爵位或官职。
- 皆童:都是年轻的时光。
- 翁:老翁,指作者自己。
-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 万锺:钟是古代量器,一钟等于六石四斗,万锺极言多。
翻译
高大的松树啊,你迎着山间的风。像您这样的君子,是否愿意接纳我这个同伴,在这山林之中。我们的心意相投吗?那千里江水清澈见底,江面上枫叶飘红。唉,我送你向东而去,望着你那重重深宫的门,仿佛有无尽的期待。没有人能让你满意,又有谁能成为你的归宿?
传说中的不冻手药,或许有一天能带来封赏。过去我们一起玩耍的时候都还是少年,如今只有我孤独地成为老翁。你如同一条鱼,我则如一条龙,心中充满了忧虑。命运啊,你何时才会让我遇到机遇?希望你能得到那份丰厚的赏赐。
赏析
《醉翁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醉翁自比,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祝福。词中借长松、江水、枫叶等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途的无奈。"不龟手药"的典故,寓言了追求功名的愿望,而"一鱼一龙"则暗示了词人对自己和友人不同命运的感叹。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出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理。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酒泉子 · 流水无情 》 —— [ 宋 ] 辛弃疾
- 《 点绛唇 · 身后虚名 》 —— [ 宋 ] 辛弃疾
- 《 贺新郎 · 题君用山园 》 —— [ 宋 ] 辛弃疾
- 《 即事示儿 》 —— [ 宋 ] 辛弃疾
- 《 沁园春 · 送赵景明知县东归,再用前韵 》 —— [ 宋 ] 辛弃疾
- 《 汉宫春 · 立春日 》 —— [ 宋 ] 辛弃疾
- 《 浣溪沙 · 常山道中 》 —— [ 宋 ] 辛弃疾
- 《 念奴娇 · 梅 》 —— [ 宋 ] 辛弃疾